国内外大学信息查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轰动一时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以黄洋被毒杀身亡而开始、林森浩被执行死刑而告终。两年多,林森浩该不该判死刑的争论一直是舆论和大众的焦点,案件公开公正的审判使得这一争论结果分明无二。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看到了个别媒体用情感裹挟舆论、绑架司法的现象,更看到了媒体和大众对于司法的关注和监督以及案件公开公正的审判和复核。“人心似铁、官法如炉”,现在对于案件的本身我们已无需再争论,而两位“天之骄子”生命失去的背后,更需要我们对深层次的一些东西进行深思。

一个在医学院学习还在医院见习的高材生,竟然用自己学习研究的医学知识去泄愤杀人,这与救死扶伤的医学宗旨背道而驰,这说明了林森浩有一种不健全的心理,这个案件又让我们想到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刘海洋硫酸泼熊案等大学生犯罪案件,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不计后果,不能不说是社会的一种悲哀!学生年纪尚轻,缺少社会经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若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诱发犯罪。这都映射出了我国教育制度的一种缺失,即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和法治的教育。

当下,很多学校往往把专业知识的教育看的很重,道德和法治教育虽是大学的公共课,但学校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这一点对理工科学校尤为明显。很多学校和社会大众的一种普遍思维,就是学生大学学习为的是求得一技之长,会行医做手术、会维修设备、能考资格证、能找到好工作……因此,学到的知识是否有用,常常被用来判断一个人受教育的成功与否。但过于功利性的教育,也使得学校过分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道德和法治教育,导致受教育人的人文思想缺失,个别人还会产生孤僻、偏激、思维僵化、心理脆弱等变态心理,严重的更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爱因斯坦曾经在名篇《培育独立思考的教育》中写道: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有评论家也曾说过,一个人,一撇是技能,一捺是心态,心态不好了,技能就把人压垮了。再精湛的技术知识也需要进入社会这个大学堂和人打交道,因此,现代教育应进一步注重对人的道德和法治的教育,从而造就人良好健康的心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报告中写道:“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左传》也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大意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树立和实现高尚的道德理想,其次才是事业上建功立业、著书立说。因此,“立德树人”是做人的根本和开始,所以当下教育加强道德和法治教育迫在眉睫,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这样才会培养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